禽大腸桿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所引的局灶性和全身性感染的疾病。該病各種家禽均易感,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經常利用由于合并感染和/或過度接觸不良環境條件而受損的宿主防御系統而表現出發病癥狀。例如大腸桿菌敗血癥、大腸桿菌肉芽腫、氣囊炎、肝周炎、心包炎、腫頭綜合癥、蜂窩織炎、輸卵管炎、臍炎、卵黃性腹膜炎、全眼球炎等??傮w來說,該病是養禽業最廣泛存在的、多形式的細菌性疾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一、病原學
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菌,非抗酸性,染色均一,不形成芽孢的桿菌,菌體大小2-3um×0.6um其大小和形態有一定差異,菌體周身有鞭毛,可運動。大腸桿菌對理化因素敏感,60℃、30分鐘或70℃、2分鐘即可滅活大多數菌株。當PH值低于5或者是高于9時,可以抑制大多數大腸桿菌的繁殖,但不能殺死細菌。干燥的環境不利于大腸桿菌存活,試驗證明大腸桿菌在干燥的環境24-48小時只有少數存活。
大腸埃希氏菌桿菌病大多數是條件致病性,也有部分是原發性病原。大多數致病性大腸桿菌只感染家禽而不感染家畜和人,可能不是人畜共患病原;但是部分菌種如大腸桿菌O157:H7,是一種重要人畜共患病原。還有,鴿子可攜帶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它可以感染人類。
大多數禽類對禽致病性大腸桿菌敏感,臨床上以雞、鴨、鵝、鴿子、鵪鶉及其它野禽也常見。大腸桿菌呈全球性分布,在人和動物腸道內正常定居。正常情況下,禽腸道內容物的大腸桿菌濃度可以達到106/克,在正常的禽類腸道中有10%-15%屬于潛在致病菌,隨糞便排除后污染環境水源等造成擴散。同一禽中,腸道中的菌株的血清型不一定相同,腸道內大腸桿菌是毒力因子和耐藥因子的儲存庫。禽舍內灰塵中的大腸桿菌含量為105-106/克,在墊料和糞便中可以存活3周以上。
二、傳播途徑
2.1動物腸道內致病性大腸桿菌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糞便傳播
2.2水平傳播:飲水、飼料、飼料原料及嚙齒類動物的排泄物中常常含有致病性大腸桿菌,這些都可引入新的大腸桿菌血清型。當雞吸入有致病性菌株時,就可造成呼吸道感染,又可經氣管和肺進入氣囊而引起氣囊炎,進而又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敗血癥等。
2.3通過種蛋垂直傳播:糞便污染蛋殼后,大腸桿菌由蛋外侵入到蛋內是重要的傳染來源,當母禽患有卵巢炎、輸卵管炎、或者人工輸精時,細菌會乘虛而入。在正常母雞所產的蛋中,有0.5%~6%含有該菌;經人工感染的母雞所產的蛋中有26.5%含有大腸桿菌,從卵黃囊中分離到菌株,部分也有致病力。
三、不同類型致病性大腸桿菌病的分類
四、臨床癥狀與病理變化
4.1急性敗血癥:在孵化器內感染的雛禽,出殼第一天的死亡率可達40%,10天左右的死亡率達20%-30%,本病危害最大的日齡是7-20天。雛雞發病,外表無特殊癥狀,可見采食量下降,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打顫,腹部膨脹,出現白色或綠色下痢,最后衰竭而死,剖檢呈典型的纖維素心包炎,心包膜混濁增厚,其上有大量灰白色片狀纖維素滲出物,這種滲出物也可見于胸腔、氣囊壁上。肝臟腫脹,伴有肝周炎,肝外膜也有白色纖維素滲出物。
4.2臍炎型:種蛋在孵化前或者是在孵化過程中通過蛋殼感染了禽致病性大腸桿菌時,雞胚往往在孵化后期或出殼前死亡,不死者多患有臍炎:患禽腹部腫脹,其周圍有炎性腫脹,局部有膠凍樣侵潤,病灶處腹壁水腫,呈紅色。臍環多不能完全封閉,常有卵黃凝塊堵塞,卵黃呈黃褐色泥糊狀或青綠色水樣。
4.3全眼球炎型:當雛禽或者中禽由于大腸桿菌敗血癥而死亡減少的時候,禽群中即發生一側失明癥。
4.4滑膜炎/關節炎型:雛雞或中期發生由大腸桿菌病未死轉慢性經過時常出現或散發大腸桿菌滑膜炎和關節炎,表現關節腫脹,病態不穩或跛行,關節囊內關節液濃樣混濁或呈干酪樣。
4.5輸卵管炎/腹膜炎/輸卵管腹膜炎:它是蛋禽死亡的最常見病因之一,尤其是鴨和鵝。輸卵管炎的病變為輸卵管顯著膨脹,管壁變薄,并附有單個或大量干酪樣滲出物。體腔內也有大小不等的類似卵黃樣滲出物。
4.6慢型肉芽腫: 在小腸、盲腸、腸系膜、肝臟等處出現結節性肉芽腫病變。肉芽腫大小不一,從米粒大到雞蛋大,其顏色為黃白色,切開肉芽腫,小者切面多汁,有彈性,大者中心堅硬,呈黃白色或灰黃色。
4.7 大腸桿菌睪丸炎/附睪炎/睪丸附睪炎:公雞這種罕見的疾病也是大腸桿菌上行感染,相當于母雞的輸卵管炎。被感染的睪丸和附睪腫脹、堅硬和形狀不規則,可粘附在附近的組織上;廣泛性壞死。病變一般是單側。易從被感染組織中分離出大腸桿菌。
五、分離和鑒定
在敗血病的情況下,骨髓和腦是良好的采樣部位,避免采集時由于糞便污染。由于亞急性病變(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等)可采集剛死的雞的心包拭子、肝臟、脾臟、腎臟組織接種培養基分離細菌??捎靡良t美藍瓊脂、麥康凱瓊脂等鑒別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通過生化實驗和PCR鑒定病菌的種屬和血清型及藥敏實驗。
六、防控
6.1應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有條件的禽場可根據分離所得菌株的藥敏實驗結果來選擇抗生素進行治療。個人觀點:用抗生素進行日常保健是不當的理念,有利于耐藥菌株和強致病力的菌株的生成。
為減少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意識探索適合本場的替抗策略,包括益生元、益生菌(如枯草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等)、生物酶、助消化酸化劑、維生素、免疫增強劑、消炎藥等。
6.2管理方面,確定和糾正風險因素對于禽場控制大腸桿菌病是必不可少的。配制飼料使用無污染的原材料;注意飲水環境衛生,勤沖洗水線和水槽;加強舍內通風、適宜的濕度降低舍內粉塵;改地面平養為籠養、網上養殖或發酵床飼養。
6.3做好人工輸精的器具消毒工作,做好收集完種蛋和入孵前熏蒸消毒工作。
6.4疫苗免疫。有各種商品化的疫苗,但非常有效的疫苗很少。針對一些血清型的滅活疫苗,如O2:K1和O78:K80,是有效的,用在種雞種可為后代提供針對同源株的被動保護?;钜呙缁蛑亟M疫苗對特定菌株也有效果。自家苗的保護效果優于商品化疫苗。